logo

导航切换
新闻中心

支持成立社区基金会、创新发展慈善信托..上海多举措推动慈善高质量发展

2025-04-28 12:48:56

来源:“公益时报”微信公众号

 

    为进一步汇聚慈善力量,更好发挥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,上海市民政局日前发布《上海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。

 

    《方案》要求,坚持依法治善和依法兴善,围绕上海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,深化慈善事业体制机制改革,创新慈善参与方式,激发社会慈善热情,厚植慈善文化根基,壮大做强慈善力量,努力开创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。

 

    据了解,该《方案》共提出7项21条具体措施。

 

    一是高质量培育发展慈善组织。《方案》要求,优化慈善组织登记认定工作,培育扶持各领域慈善组织,完善慈善组织退出机制。加大社区慈善组织培育发展力度,继续支持成立社区基金会,鼓励本市居村通过与社区基金会合作设立互助基金或专项基金,广泛开展互助互济类社区慈善活动。

 

    二是涵养浓厚海派慈善文化。《方案》要求,打造全民慈善活动品牌,常态化开展慈善公益宣传,发挥好慈善评选表彰的引导激励作用。深入推进慈善市集进社区、进商场、进学校、进机关,养成市民喜闻乐见的慈善生活方式。同时,加大“中华慈善奖”和“上海慈善奖”等各级慈善奖项评选表彰力度,加强慈善典型事迹宣传,更好引导全社会崇善、向善。

 

    三是发展慈善特色服务和创新项目。《方案》要求,实施社区慈善超市提质增效行动,实施社区基金会示范工程,创新发展慈善信托,有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慈善,深化“慈善+”项目合作,拓宽慈善交流合作领域。其中特别提到,引导慈善力量服务国家战略,着力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的有效衔接,加大慈善组织参与服务类社会救助力度。

 

    四是培育高素质慈善人才队伍。《方案》要求,加强慈善组织从业人员管理,储备和培养慈善人才。研究出台《上海慈善组织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指引》,推行慈善组织法定代表人和从业人员从业自律承诺。此外,支持行业组织、行业智库研究发布上海慈善组织从业人员平均薪酬指导线,引导各慈善组织合理确定从业人员待遇。

 

    五是加强慈善事业综合监管。《方案》要求,深入实施“阳光慈善”工程,健全风险隐患动态发现机制,有效开展慈善第三方监督。推动组建上海慈善行业组织,支持慈善行业组织通过制定行业公约、行业伦理守则和行业标准等加强对慈善组织及其活动的引导与规范,有效开展慈善行业自律。

 

    六是夯实慈善事业发展基础。《方案》要求,加强慈善统计分析和信息发布,加强慈善行业支持性服务能力建设。鼓励民间发起成立慈善研究院等社会智库,为上海慈善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。积极推动慈善事业数智化转型,推广数字化技术和工具在慈善组织中的应用。

 

    七是加强党的领导和组织保障。《方案》要求,坚持党建引领,落实完善慈善扶持激励政策。其中提到,推动落实购买慈善组织服务、慈善服务设施用地保障、慈善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支持。充分发挥行业协会、商会平台优势,引导会员单位合规开展慈善公益活动。引导金融向善、商业向善、科技向善,探索推动慈善活动方式由捐钱、捐物向捐技术、捐股权、捐证券、捐知识产权、捐服务等形式拓展。